11月12日,《牡丹江日报》刊发了《以司法匠心绘就枫桥新景——宁安市人民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和继承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,创新工作机制,不断激发服务强劲动能》。
以司法匠心绘就枫桥新景——宁安市人民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和继承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,创新工作机制,不断激发服务强劲动能
人民法庭作为法院的“神经末梢”,承担着化解矛盾纠纷、服务人民群众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。近年来,宁安市人民法院积极落实“四化四解四到位”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要求,把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作为坚持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和继承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重要举措,创新“11567+N”工作机制,不断激发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、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强劲动能。一庭通办 跑出解纷“加速度”宁安法院东京城法庭是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的发源地,为了更好地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,宁安法院以此为试点率先运行“立调保审执”一庭通办工作模式。“您这种纠纷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。”在东京城法庭,了解到张某与李某的经济纠纷后,法官向张某介绍诉前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及操作流程,通过“以保促调”模式,引导张某先进行财产保全。随后,调解中法官情理交融,成功调解矛盾纠纷。而这只是东京城法庭“立调保审执”一庭通办工作模式成功化解纠纷的一个生动缩影。去年6月份,宁安法院全面建立“1个特色党建品牌引领、立调保审执1庭通办5类案件走访必到位、6项便民举措践行司法为民承诺、联合7类主体共建多元解纷体系、N项保障措施”为内容的“11567+N”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机制。该院还以开展“纠纷到我为止”精品案例示范工程为契机,将“立案、调解、保全、审判、执行”五个环节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,实现“便捷立、迅速调、精准保、权威审、有力执”的一站式诉讼服务,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。自试运行“立调保审执”一庭通办工作模式以来,东京城法庭新收案件数同比下9.09%,调撤率达90.22%,审限内结案率为98.92%,平均结案时间18.23天,跑出了解纷“加速度”。联合七类主体 打造高质量解纷“主阵地”2024年,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两户村民因喷洒衣药导致作物受损引起矛盾,双方僵持不下,诉至宁安法院兰岗人民法庭。法院承办法官考虑到农时紧迫,若走常规诉讼流程,不仅耗费时间,还可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。于是,他联合人大代表、水稻专业合作社专家一同化解这起纠纷。经过实地勘验,水稻专业合作社专家给出判断,也提出了一套补救方案。人大代表也建议根据受损面积、预估产量,结合市场稻谷价格,合理确定赔偿数额,同时全力配合补救稻田。在法官的主持下,在人大代表和合作社工作人员见证下,双方就赔偿和协助补救事宜签订调解协议,握手言和。宁安法院整合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、人民调解员、律师、行业专家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人员7类主体的力量,充分发挥各自独特优势,形成强大解纷合力,深度参与案件调解、助推纠纷化解,提升案件调解成功率和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,真正做到“案结事了”,为多元解纷、融合共治贡献司法智慧与力量。去年,7类主体参与调解案件523起,调解成功率达73.80%。坚持六项便民举措 全力打造诉讼服务“先锋队”远亲不如近邻,可沙兰镇和胜村的一对邻居却因衣田排水问题起了冲突。一枚法徽,一个法槌,一辆巡回审判警车,一个临时法庭就这样在田地间“支棱”起来。宁西法庭法官依法取证,给出调解方案,热心村民也纷纷劝和,最终当事人双方协议达成,现场村民纷纷鼓掌。为积极发挥人民法庭化解纠纷在一线,司法为民最前沿的优势,宁安法院提出“案件受理一次化、释法说理和谐化、指导调解规范化、财产保全一体化、巡回审判深入化、高效执行人性化”六项便民举措,践行司法为民承诺。2024年,该院共开展巡回审判、巡回发放案款74次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下一步,宁安法院将继续深化“11567+N”创建机制,不断完善司法为民举措,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努力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宁安样板。
来源:《牡丹江日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