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学期伊始,为筑牢青少年成长安全防线,近日,宁安市人民法院宁西法庭庭长、宁西学校法治副校长张勇,以“反对校园暴力与家庭暴力”为主题,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精炼实用的“法治第一课”,用法律为青春护航。
课堂上,张勇庭长以“身边场景”破题:“有人故意推搡同学、起侮辱性绰号,或是在家中遭遇家长打骂,这些行为是否属于暴力?”他结合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,明确界定校园暴力不仅包括肢体冲突、辱骂孤立,还涵盖网络造谣、恶意传播隐私;家庭暴力则包括殴打、辱骂、经济控制等,强调“无论是校园还是家庭,暴力都不是‘小事’,而是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”。
为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后果,张勇庭长简要分享两起典型案例:一起是三名学生因长期欺凌同学,涉事者被公安机关教育、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;另一起是某学生因遭受家庭暴力,通过学校联系法院获得保护。他解读道:“施暴者会面临法律处罚,受害者更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。”
针对“如何应对暴力”,张勇庭长给出“三步法”:一是“冷静避险”,遇校园暴力不正面冲突,遇家庭暴力先找安全空间;二是“留存证据”,记录暴力发生时间、细节,保存聊天记录、伤情照片;三是“及时求助”,遇到暴力可联系家长、学校、居委会、拨打110或法院未成年人保护热线,“不要忍气吞声,求助是勇敢的表现”。
互动环节,同学们围绕“被威胁不准说出去怎么办”“看到同学被欺负该做什么”提问,张勇庭长逐一解答,消除大家“报警会有麻烦”的顾虑,强调“法律是保护大家的坚强后盾”。
课后,八年级学生小王说:“原来家暴和校园暴力都能靠法律解决,以后我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和同学了。”宁西学校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联合法院开展反暴力教育,让安全理念扎根校园。
作为法治副校长,张勇庭长此次聚焦“双暴力”问题的法治课,不仅是宁安法院延伸司法职能、守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具体实践,更承载着“以法育人、以情护苗”的深层使命。
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的“第一社会课堂”,家庭是人生的“第一所学校”,二者共同构成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“双防线”。反对校园暴力与家庭暴力,不仅需要通过法治教育让青少年知法、懂法、用法,更需要司法机关、学校、家庭乃至全社会形成合力——法院用专业解读点亮法律明灯,学校用持续教育筑牢思想防线,家庭用温暖陪伴化解矛盾隐患,唯有如此,才能彻底铲除暴力滋生的土壤,让青少年在法治的阳光下学会尊重、懂得包容,成长为身心健康、肩负责任的新时代公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