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《法治文化》刊发了《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法院东京城法庭:镜泊湖畔话传承,绘描乡村振兴“金枫景”》,对宁安市人民法院东京城人民法庭践行“枫桥经验”、传承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、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的典型案例进行报道。
深入基层、深入实际、深入案发现场、深入田间地头、深入农家炕头做工作是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的精髓。作为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的发源地,伫立于镜泊湖畔的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法院东京城人民法庭在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进程中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落实“四化四解四到位”多元解纷体系,不断为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注入时代动力,立足辖区实际,做出庄严承诺“你远我去,你忙我来,你有需要我们都在”,守护周边4个乡镇、5大景区、20万余名群众的安宁和幸福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司法动能。
一场巡回审判开在水稻田边
大地为纸,稻穗为笔,上千亩绿油油的稻田宛如一幅立体的大地艺术作品。一面国旗、几张桌椅,一辆巡回审判车……东京城法庭“红枫助农”巡回审判开在了水稻田边。
刘某和张某是宁安市某村的农田承包大户。刘某承包的农田紧邻张某田地北侧,两家田地相连。今年5月的一天,刘某发现自家水田与张某家相连地方的秧苗出现了枯萎。
凭借多年的水稻种植经验,刘某怀疑因张某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时药液漂移,导致自家秧苗受损,于是找到张某进行交涉,但张某矢口否认。多次协商未果后,6月,刘某将张某诉至东京城法庭,要求张某赔偿水稻减产损失共计4500元。
东京城法庭法官靳来香承办案件后立即实地探查案涉农田,深入了解双方农田位置关系、生长情况、受损程度,调查案件情况。
“靳法官,你看这些苗都‘趴窝’了,就是不长了!”刘某指着枯萎的稻苗心疼地说。
实地查看了刘某家和张某家的稻田,靳来香又走访了附近的农药点,了解周边农户购买农药和无人机播撒农药情况。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,渤海镇一家农药店店主称5月初曾为张某家喷洒过农药。
为进一步厘清事实真相,靳来香向被告张某展示了案件调查的照片视频和农药店主的证言,并向当事人释明,如果想要进一步确认打药与水稻损害的因果关系,则需要进行司法鉴定,鉴定时间和费用将增加案件审理的时间和成本。在靳来香法官的释法说理下,张某确认了曾雇佣无人机播撒农药,也承认打药与刘某水稻损害的存在关系。
承办法官迅速联系宁安市人民法院上官地“金”解纷枫桥工作e站,委托调解员和宁安市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、全国人大代表陈雨佳组织双方进行先行调解。通过“面对面”调解,当事人双方调解意愿强烈,但双方的预期赔偿金额仍存较大差距。
正值夏季农忙季节,案件受到村里广泛关注。靳来香决定在村头开展巡回审判,邀请村民代表到场旁听,通过以案释法,增强村民法律意识。在承办法官耐心释法析理下,双方达成和解,张某当场向刘某给付赔偿款3000元。
“法庭是维护公平正义的‘前沿阵地’。作为‘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’的传承人,我们在践行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‘八思八问’理念的同时,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,叠加巡回审判和普法宣传的司法效能。”看到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,靳来香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一次执前调解促成权益兑现
“法官走过这条路,咱们就到了,老曹他们家又远又偏。”突如其来的雷阵雨让狭窄的乡村小路格外泥泞,冰雹还未融化,裹着泥巴密密麻麻砸在路面上。警车碾过的时候,泥浆混着半融的冰碴子溅得车身全是泥巴。原本一个小时半的路程,硬是走了2个小时。
“为了人民心中的正义,金桂兰生前走遍了下辖区的所有村屯,用脚步丈量了司法为民路。为了兑现合法权益,再远的地方,我们都能到达。”东京城法庭执行团队鲍伟将警车平稳地行驶到被申请人家中。
2022年,曹某从朱某处赊购饲料并出具欠条一张,欠条载明欠款金额6.8万元,于2023年6月底还清。2023年6月底,曹某未偿清以上欠款,朱遂将曹某诉至法院。经审理,东京城法庭依法判决曹某偿还朱某共计6.8万元。判决生效后,曹某未按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。今年6月,朱某申请强制执行。
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执行法官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曹某名下无足额财产可供,其与亲属共同经营着一家养牛场,牛场位置较为偏僻。在申请执行人的带领下,东京城法庭执行驾车来到了曹某经营的养牛场。
“把身家都压在了这些牛身上,去年牛价下跌,差点就赔得倾家荡产。”曹某看到执行法官十分意外,辩解说:“不是不还钱,是真没有钱还。”
“曹某你有你的难处,但是还款是你应尽的义务。”执行法官鲍伟耐心地对被执行人进行释法说理。
面对执行法官,曹某继续以没钱推脱还款:“这牛还不到时候,一时半会卖不了。”
“卖不了吗?你再想想,最近你家的牛没有交易过?”执行团队负责人将掌握的线索“透露”给被申请人曹某。
听到执行法官的话,曹某开始玩起了“沉默战术”。为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,执行团队负责人将“预查封”通知书递给了曹某:“根据我们掌握的线索,近期你将再次进行交易,我们将活扣这些牛,等待交易过后,用成交额给付执行款。”
看到手里的“预查封”通知书,听着法官分析的拒不履行法律后果,面对强大的执行威慑力,曹某表示愿意多方筹集资金,一次性缴清全部案款。
“从突破僵局,到依线索精准出击,驻东京城执行团队通过动态追踪,运用‘七预’执行机制,成功将‘纸上权益’兑现为‘真金白银’,是一次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集中的一次执行行动,更是对‘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’的生动践行。”执行团队负责人信心十足,作为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的传承人”,他们将切实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,维护司法权威。
一次双语调解解开夫妻心结
少年夫妻老来伴,可李女士和丈夫却是越老关系越疏远。在婚姻亮起“红灯”时,下一步是分道扬镳,还是破镜重圆?
“你需要帮助吗?”听着当事人“汉朝双语”混用,东京城法庭双语导诉员,亲切地用朝鲜语询问着前来咨询的群众。
“我要离婚!”
“那你带诉状了吗?”
听到当事人否定的回答,双语导诉员引导当事人填写了“答辩状”示范文本。
原告李某与被告金某于1990年步入婚姻的殿堂,婚后育有一子。其子早已成家生子。为了生计,金某结婚后便到韩国务工,一直将工资邮寄回给李某。但自从2019年,金某给李某邮寄的钱越来越少,怀疑的种子便埋在了李某心中。一次争吵后,李某便萌生离婚的念头。
立案法官看到李某“答辩状”示范文本了解案情后,便来到李某家中实地走访。聊天中发现,李某对丈夫感情很深,埋怨也深。立案法官就将被告金某约到法院,让他填写完“答辩状”文本后,询问起被告对婚姻的看法。
“我们是很传统的家庭,结婚多年我们聚少离多,她把老人和孩子都照顾地很好,我们都是当爷爷奶奶的人了,哪能离婚?”被告告诉法官,受疫情原因,最近几年在韩国的工作不稳定,工资也少了很多,妻子总是误会他,他解释了妻子却不是很相信,所以矛盾才会越来越深。
面对这起离婚案件,立案法官在征求双方同意下,充分发挥先行调解机制的优势,由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朝鲜族退休老法官、金达莱调解室“金大叔”担任调解员,介入案件调解。调解过程中,调解员没有急于求成,而是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心声。对于金某,调解员着重做起了他的思想工作,让他多陪陪妻子,将误会解开。
同时,调解员也耐心地做起来原告的工作:“其实,你们双方都很在意对方,有矛盾双方要及时沟通,携手婚姻35年很不容易,夫妻应该互相信任互相体谅。”最终,随着矛盾的化解,李某并向法院申请撤诉。这场原本剑拔弩张的离婚纠纷,最终重归于好。
“我曾和金桂兰大姐共事过。记得也是一起离婚案,金大姐顶着大太阳,步行了20里路,到当事人家中做调解工作时汗水湿透了衣服。她的工作理念一直激励着宁安法院人,我现在也是不折不扣的传承者。”回忆起金桂兰生前的工作场景,“金大叔”敬佩不已,“小案不小办,她能把每个案件都看成天大的事,她总是把当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坚持向当事人释法说理,实现案结事了,胜败皆服。”
“今后,我们将坚持‘如我在诉’的意识,充分考虑各方当事人切身利益,依法稳妥审理好每一起案件。”宁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王志琨说,宁安法院人将在传承和发扬“金桂兰民生审判模式”进程中,以司法之力不断绘就宁安“金枫景”。